PRODUCT CENTER
聯系我們
發布時間:2019-11-08 14:19 瀏覽次數:
在國家政策、市場空間等持續催化下,環保行業帶著其“戰略新興產業”的光環一路高歌猛進。作為環保行業占比最高的水務行業也站在風口分得了一大杯羹,更有國資央企紛至沓來搶占市場。
盛宴開始,水務行業的民企、國企、外資企業“三足鼎立”的格局逐步形成,競爭的大幕徐徐拉開。
然而,從去年開始,在融資趨緊的背景下,環保產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洗禮,開始進入調整期。而此前大肆“跑馬圈地”、一度被視作行業翹楚的某些水務企業也開始面臨“缺錢”的危機,“現金為王”被重新重視起來。
環保產業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,存在著資金需求量巨大、回款周期長,資金周轉慢等特點。這也使得環保企業普遍面臨著“短貸長投”的無奈問題,這就形成了很難調和的矛盾,資金鏈斷裂風險一觸即發。
今年以來,諸如東方園林、天翔環境、碧水源、博天環境等行業龍頭都紛紛陷入了“缺錢”的困境里,為了“脫貧”重新致富他們也是各出絕招,有的靠國資“輸血”救場,有的進行司法重整,有的變賣股權。